首页 > 资讯动态 > 演出资讯

微节目单 | 中国交响乐团2025/26音乐季开幕音乐会——水蓝、秦立巍与中国交响乐团音乐会

发布时间:2025-09-17 16:45    来源:


中国交响乐团2025/26音乐季开幕音乐会

水蓝、秦立巍与中国交响乐团音乐会

CNSO Opening Concert of 2025/26 Concert Season

Lan Shui, Li-Wei Qin and the China National Symphony Orchestra Concert


2025年9月20日 星期六 19:30

Sep. 20th, 2025 Sat., 19:30

北京音乐厅

Beijing Concert Hall

中国交响乐团、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

China National Symphony Orchestra

China National Symphony Orchestra Chorus


指挥:水蓝

Conductor: Lan Shui

大提琴:秦立巍

Cello: Li-Wei Qin

中提琴:付威

Viola: Fu Wei

本场音乐会首席:陆威、姚亮

Concertmaster: Lu Wei, Yao Liang




曲 目

Programme


陈怡

Chen Yi

《多耶》(创作40周年)

"Duo Ye" (40th Anniversary of its Composition)

(演出时长约7分钟)

(approx 7 mins)


周龙

Zhou Long

交响曲《大乐同和》(世界首演)

Symphony "Grand Harmony" (World Premiere)

第一乐章 《文明》

Ⅰ. Civilization

第二乐章 《战争》

Ⅱ. War

第三乐章 《追思》

Ⅲ. Memory

第四乐章 《同和》

Ⅳ. Harmony

(演出时长约36分钟)

(approx 36 mins)

中场休息

Intermission

理查·施特劳斯

Richard Strauss

《堂吉诃德》,作品35号

"Don Quixote", Op. 35

(演出时长约38分钟)

(approx 38 mins)


曲目以现场演出为准

Programme is Subject to Change




曲目介绍

Introduction









陈怡

Chen Yi

《多耶》

(创作40周年)

"Duo Ye"

(40th Anniversary of its Composition)


上下滑动阅览

“多耶”是广西侗族的一种民族歌舞形式,汉译为“踩歌堂”,是侗族文化艺术中唯一的歌舞形式。侗家人在庆典或祭祀中围成圈,由领唱者即兴编“领句”,其余众人以舞步应和。

1980年,陈怡赴广西侗族地区采风,被侗族“多耶”歌舞吸引,侗家人围圈歌舞的欢乐场景激发了她的创作灵感。1984年,她创作了钢琴独奏曲《多耶》,1985年又推出室内乐版。1986年,室内乐版《多耶》在北京音乐厅首演,由水蓝指挥,反响热烈。1987年陈怡应中央乐团委约,再次将《多耶》改编为大型管弦乐版,并随乐团历史首次访美巡演脚步走向世界。

室内乐版《多耶》既保留了侗族音乐的质朴特质,又加入了京剧音调等元素,旋律线条流畅且富于变化。节奏明快且复杂多变,二拍子、三拍子、五拍子等多种节拍转换频繁,广板、快板、慢板、行板等不同速度交替出现,具有强烈的动感。多调性结构、复合和弦等现代音乐技法的运用呈现出丰富的和声色彩和层次感。再现的三部性结构,由“多耶材料”和“京剧材料”发展而成,各部分之间过渡自然,音乐的发展逻辑清晰。室内管弦乐单管编制,令不同乐器的音色搭配丰富多样,弦乐的柔和、木管的明亮、铜管的辉煌以及打击乐的活力相互交织,营造出丰富多彩的音响效果,生动地描绘出侗族人民载歌载舞的热闹场景。

《多耶》将中国民族音乐元素与西方现代音乐技法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在尊重和传承传统音乐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1984年获全国音乐作品比赛一等奖,1994年被评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室内乐版与管弦乐版均在国内外由多个交响乐团在几十个城市演奏,并录制唱片,成为中国当代音乐的杰出代表。










周龙

Zhou Long

交响曲《大乐同和》

(世界首演)

Symphony "Grand Harmony"

(World Premiere)


上下滑动阅览

周龙被国际公认以创造一种独特的音乐汇集了东方和西方的审美观念和音乐元素。2011年,周龙成为首位美籍华人作曲家以他的第一部歌剧《白蛇传》获得第95届普利策音乐奖(波士顿歌剧院与北京国际音乐节联合委约及首演)。他获得的奖项还包括美国艺术文学院终身成就奖,纽约林肯中心室内乐协会颁发的斯托格国际大奖,美国巴罗基金会国际作曲比赛首奖,美国国会图书馆库茨维斯基音乐基金会及哈佛大学弗朗姆音乐基金会作曲委约奖,美国古根汉基金会作曲研究奖金,美国国家艺术委员会和纽约州艺术基金会作曲家委约奖。周龙和陈怡的交响乐《虎门1839》(由广州交响乐团委约并首演)于2012年荣获中国全国音乐作品评比一等奖。其唱片获2016年格莱美奖提名。

周龙,1953年出生于中国北京。1973年开始向罗忠镕、黎英海、樊祖荫学习作曲,向严良堃学习指挥。1983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师从苏夏。曾任中国广播艺术团驻团作曲家。1985年获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奖学金赴美攻读,师从周文中、达维多夫斯基和爱德华兹。1993年获音乐艺术博士学位。现任美国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城音乐学院邦菲尔斯杰出作曲教授。

近年来,他完成了由上海交响乐团委约的乐队协奏曲《山海经》(2019年首演并由中国国家艺术基金资助演出),巴德学院与斯坦福大学联合委约的交响清唱剧《铁汉金钉》(2019年10月1日卡内基音乐厅首演),科隆国家广播交响乐团委约的大提琴协奏曲《酒狂》(2019年德累斯顿音乐节首演),钢琴协奏曲《鹏程万里》(由深圳交响乐团委约并首演),青岛交响乐团委约的《琴岛》序曲(由中国国家艺术基金资助演出),北京交响乐团委约的交响组曲《京华风韵》,伦敦威格摩尔音乐厅和纽约林肯中心室内乐协会联合委约的《九钟传奇》,新加坡交响乐团与BBC逍遥音乐节联合委约的钢琴协奏曲《态势》(2014音乐季首演),以及北京国际音乐节委约的整场大型交响史诗《九歌》(广州交响乐团2013 年首演)。由北京国际音乐节、上海交响乐团和广州交响乐团联合委约创作的二胡与管弦乐版本《九歌》于2024年首演。周龙的作品由世界众多著名音乐团体委约演出并录制唱片。其乐谱由牛津大学出版社、普雷瑟-卡尔·菲舍尔及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缅怀所有的遇难者,中国交响乐团联合长沙交响乐团、哈尔滨交响乐团、杭州爱乐乐团、河北交响乐团、江苏交响乐团、内蒙古艺术剧院交响乐团、宁波交响乐团、青岛交响乐团、山西省交响乐团、深圳交响乐团、四川交响乐团、苏州交响乐团、无锡交响乐团、武汉爱乐乐团共十五家乐团,共同委约著名作曲家周龙创作交响乐作品《大乐同和》,旨在通过音乐这一跨越国界的艺术形式,展现中华民族坚韧不屈的精神内核,以艺术共鸣传递人类命运与共的和平愿景,向世界展现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开放包容。

第一乐章 《文明》Civilization(中板与小行板,13分钟)。《礼记·乐记》:“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此乐章中采用了汉唐雅乐的精神和哲学精髓如同一条绵延不绝的长河,跨越历史的界限,源源不断地流淌至今。

第二乐章 《战争》War(激烈的快板,8分钟)。用强悍的节奏和铿锵的音响体现了抗击侵略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

第三乐章 《追思》Memory(抒情的慢板与柔板,9分钟)。此乐章采用了广州童谣《月光光》为素材:“月光光,照地堂,年卅晚,摘槟榔,槟榔香,摘紫姜,紫姜辣,买菩达”。以温馨的旋律线条表达对所有遇难者的缅怀。

第四乐章 《同和》Harmony(小广板、小快板与广板,6分钟)。象征着和平的庆典。乐章开始以钟鼓齐鸣,引入大合唱的主题动机伴以定音鼓与铜管节奏型交织。中部引用了作曲家为江苏大剧院谱曲的童声合唱部分主题旋律加以乐队全奏的附和。最后,再现了乐章开始的大合唱:“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










理查·施特劳斯

Richard Strauss

《堂吉诃德》,作品35号

"Don Quixote", Op. 35


上下滑动阅览

理查·施特劳斯(Richard Strauss, 1864-1949)是跨越19世纪和20世纪的最重要的作曲大师之一。理查·施特劳斯在近70年的创作生涯中完成的大量杰作,包括15部歌剧、7首交响诗,以及交响曲、协奏曲、戏剧音乐、合唱曲、艺术歌曲等各种体裁的音乐作品,奠定了他作为音乐史上成就卓著的作曲大师的不朽地位。

堂吉诃德是西班牙文学家塞万提斯笔下的传奇人物,原型据说是拉曼却地区的一位绅士。他因沉迷骑士小说而立志成为游侠骑士,却因力不从心,干下诸多荒唐事,最终在病榻上离世。这一文学经典激发了无数西方艺术家的灵感,普塞尔、多尼采蒂、门德尔松等都曾为其创作。理查·施特劳斯则以其交响诗《堂吉诃德》(Op.35)独树一帜,他并未称之为“音诗”,而是命名为“幻想变奏曲”,这在其所有浪漫派交响诗中堪称一次大胆实验。若无其对管弦乐队的精湛驾驭和对乐器音色的高度敏感,便无法以变奏曲形式处理如此传奇的题材。

在理查·施特劳斯的交响诗《堂吉诃德》中,前奏部分不仅是对人物性格的描绘,更是对整部作品戏剧性结构的巧妙铺陈。乐曲以一段朦胧而富有沉思色彩的引子开始,木管与弦乐的对话仿佛描绘出堂吉诃德在昏暗书房中,从现实滑入幻想的过程。这一过渡充满心理张力,为听众营造出一个既真实又虚幻的空间。随后,铜管乐器奏出几个突兀而有力的和弦,象征着主人公决心化身骑士的瞬间,这一“觉醒”动机极具戏剧冲击力。

独奏大提琴呈现的“堂吉诃德主题”融合了高贵与衰老的双重特质,旋律中时而激昂、时而迟疑,精准地捕捉了人物的理想主义与悲剧性。圆号的“骑士主题”辉煌而夸张,揭示了他内心的自我幻象。低音单簧管与大号的“桑丘主题”则以朴实、诙谐的旋律与之呼应,形成现实与幻想的鲜明对照。施特劳斯通过这些主题的交织,不仅勾勒出人物肖像,也为后续的“幻想变奏”奠定了叙事与情感基础。

变奏一,堂吉诃德同风车较量,把它视为带长臂的巨型怪物。他攀上风车叶片,企图阻止它运转,结果被重重地甩到地面,摔得鼻青脸肿。

变奏二,一群白色的绵羊从远处走来,堂吉诃德以为是阿里方发隆大帝率领的大军,于是奋力冲向前去,却被牧羊人扔来的石头打掉了门牙。乐曲用木管和加弱音器的铜管模仿羊叫声,英国管和长笛则模仿牧羊人的笛声。

变奏三,理查·施特劳斯称这个变奏是“桑丘·潘萨的谈话、提问、请求和寓言,以及堂吉诃德的教诲、劝慰和许诺。”这个变奏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堂吉诃德与潘萨的谈话——堂吉诃德耐着性子回答潘萨无休止的提问,小提琴独奏中不时地插入中提琴演奏的乐句;第二部分从升F大调开始,表现堂吉诃德眼中的幻象——巨兽和龙,以及他将搭救的少女和征服的王国。堂吉诃德的主题变为另一种样式,代表少女的主题及其展开,构成了这个变奏段落的高潮——一个充满幽默感的情感表现乐段。

变奏四,一群信徒抬着圣母玛利亚的画像前来为久旱的家乡土地求雨,音乐来回反复下列音型,由远及近,听起来像对圣母的祷告声。这时,一支礼拜歌曲的曲调传来。然而堂吉诃德却视他们为一群亡命徒前来挑战,便奋然迎上前去,终被众人打昏在地。信徒们继续前行,音乐由近及远。

变奏五,夜晚,潘萨入睡了,堂吉诃德仍幻想着他心目中的理想女性——杜尔西内亚。在银色的月光中,乐曲进入抒情的段落。

变奏六,堂吉诃德和桑丘·潘萨前往埃尔·托博索拜访杜尔西内亚——骑士心目中最完美的女性。音乐响起了两支双簧管演奏平行三度的带诙谐性的曲调。杜尔西内亚与两位女伴消失在丛林中——那并非骑士钟情的少女,只是三位普通的农村姑娘。堂吉诃德彬彬有礼地向她致敬。中提琴独奏出了变奏五中的主题,这是潘萨向他的“女主人”致敬。姑娘不知所措,匆忙离去,留下呆若木鸡似的堂吉诃德。

变奏七,堂吉诃德与潘萨到某地公爵宅邸做客。公爵夫妇为好玩起见,对俩人开了一个玩笑——让他们骑上一只木马玩具,闭上眼睛,骗他们是骑马遨游天空。长笛和竖琴滑奏代表风声呼啸,而长持续音D音却暗示他们双脚从未离开过地面。

变奏八,堂吉诃德突然看到岸边系着一条小船,他马上意识到,它会把自己带到另一个险境。他拉着潘萨一起驾舟闯荡江湖。一个个滔天巨浪迎面打来,两个冒险者一次次地逃过死神的追逐。最后,他们上了岸,怀着虔诚的心情祈谢上苍。这段乐曲主要运用堂吉诃德的两个主题,描写水波荡漾,以及与波涛搏斗的场景。最后,在表现他异想天开的主题变奏中结束了这一段落。

变奏九,堂吉诃德见到一队车夫护送一驾马车,里面坐着一位假面少女,她去塞维利亚同丈夫团聚。迎面是两位僧侣,为防风尘戴着面具。堂吉诃德认定他们一定是来劫车的强盗,前去张扬游侠意气,同他们打了起来。尽管潘萨前来助战,但最后还是被僧侣们打得一败涂地。音乐用异想天开的主题代表堂吉诃德,两支巴松管的独白代表两位僧侣。

变奏十,堂吉诃德家乡的武士卡拉斯科不忍心看着他在幻想中拿生命冒险,决心把他从危险的道路上拉回来。卡拉斯科扮作“明镜骑士”向堂吉诃德挑战,想打败他让他放弃那些疯狂的幻想。不料,这次堂吉诃德赢了,卡拉斯科负伤而回。不久,他又扮作“银月骑士”向堂吉诃德挑战,并且战胜了他,逼迫他许诺不再冒险。乐曲用大提琴独奏与管乐的对抗来描写这场恶战。最后,牧羊人的笛声代表主人公回归了田园生活。

终曲,疯狂的幻想已成为过去,堂吉诃德回到家里,在病痛中死去。大提琴独奏出堂吉诃德主题的一个新的变形,在大提琴独奏声中,全曲安静地结束。




艺术家介绍

Artists




中国交响乐团艺术指导

水蓝

Artistic Advisor of the CNSO / Lan Shui



CNSO 2025/26 Concert Season


上下滑动阅览

指挥家水蓝以其建设管弦乐团的过人能力,以及热衷于在当代交响乐国际舞台上推广亚洲和世界各地杰出作曲家的新作品而闻名。2025/26乐季水蓝继续担任亚洲和欧洲各地知名乐团的客席指挥,并于2024年7月起担任中国交响乐团艺术指导。

水蓝自1997年起至2019年担任新加坡交响乐团音乐总监。《美国唱片指南》评价道:“他成功地将一个区域性的管弦乐团转变为一个世界级的、一个真正能将它的灵魂在每一场音乐会表现出来的管弦乐团。”水蓝数次率领乐团赴亚洲、欧洲和美国进行巡回演出,广受好评,并于2014年9月首次在BBC逍遥音乐节中亮相。2019年1月,水蓝成为新加坡交响乐团桂冠指挥。2007年至2015年期间,水蓝还出任哥本哈根爱乐乐团首席指挥,目前仍为乐团荣誉指挥。他还担任中国台湾交响乐团首席客席指挥。

作为客座指挥,水蓝曾和世界众多交响乐团合作演出,包括洛杉矶爱乐乐团、旧金山交响乐团、巴尔的摩交响乐团、底特律交响乐团、柏林德意志交响乐团、法兰克福广播交响乐团、丹麦国家交响乐团、斯图加特广播交响乐团、德意志广播爱乐乐团、瑞士哥德堡交响乐团、法国国家交响乐团和瑞典皇家乐团等。在亚洲他与中国香港管弦乐团、马来西亚爱乐乐团、日本爱乐乐团合作,并与中国爱乐乐团、上海交响乐团、杭州爱乐乐团以及广州交响乐团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

自1998年起,水蓝与新加坡交响乐团合作为BIS唱片公司录制超过40张CD,包括历史上首套齐尔品交响曲全集以及德彪西全集、拉赫玛尼诺夫全集。与哥本哈根爱乐乐团录制的贝多芬交响乐全集也受到了音乐评论界的高度赞赏。他的专辑曾两度获得格莱美奖提名。

水蓝曾获得北京艺术节、纽约齐尔品协会、第37届法国贝桑松指挥大赛和波士顿大学 (杰出校友奖) 颁发的多个国际奖项。此外,他还获得了新加坡文化艺术界最高荣誉——新加坡文化奖章。

水蓝生于中国杭州,早年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师从桑桐,后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师从徐新、黄飞立。之后前往波士顿大学继续深造,并在此期间参加了坦格伍德音乐节,与莱纳德·伯恩斯坦紧密合作。他还曾担任巴尔的摩交响乐团指挥助理,与大卫·津曼共事后担任底特律交响乐团的副指挥,还与纽约爱乐乐团的库特·马祖尔和克利夫兰交响乐团的皮埃尔·布列兹合作。




大提琴演奏家

秦立巍

Cello / Li-Wei Qin





CNSO 2025/26 Concert Season


上下滑动阅览

作为一名杰出的世界级艺术家,秦立巍以独奏家和室内乐演奏家身份与许多国际知名乐团及指挥家均有过成功合作。在获得第十一届柴科夫斯基大赛的银奖后,秦立巍于2001年在纽约赢得著名的瑙姆堡国际大提琴比赛的金奖。

秦立巍曾两次以独奏家的身份在伦敦皇家艾尔伯特音乐厅为大名鼎鼎的“伦敦逍遥音乐会”表演。秦立巍还与世界上很多交响乐团都有过成功的艺术合作, 包括英国BBC机构下所有交响乐团、柏林广播交响乐团、柏林音乐厅乐团、北德广播交响乐团、维也纳广播交响乐团、芬兰广播交响乐团、洛杉矶爱乐乐团、伦敦爱乐乐团、大阪爱乐乐团、香港管弦乐团、中国爱乐乐团、悉尼交响乐团和墨尔本交响乐团等。

秦立巍现任教于新加坡国立大学YST音乐学院,同时他在英国皇家北方音乐学院担任室内乐客座教授,上海音乐学院客座教授,浙江音乐学院特聘教授和中央音乐学院的荣誉教授。作为艺术总监,秦立巍在2018年创办了每年举办一次的青岛国际大提琴节。




中国交响乐团中提琴首席

付威

Principal Violist of the CNSO / Fu Wei





CNSO 2025/26 Concert Season


上下滑动阅览

付威,中国交响乐团中提琴首席、一级演奏员。

付威1981年至1993年就读于中央音乐学院附小、附中、大学,师从徐光汉、李珏、岑元鼎、隋克强老师,期间曾任中国青年交响乐团中提琴首席。1993年至1996年在中央乐团任中提琴演奏员,期间曾参加中央乐团四重奏组并出访罗马尼亚等地演出。1996年至今,在中国交响乐团任职,曾参加中国交响乐团首席重奏组,并赴非洲等地演出。32年间参加演出了大量中国和世界的交响乐曲目。随团在全国各地及港澳台地区演出,并出访了朝鲜、韩国、泰国、日本、斯里兰卡、澳大利亚、奥地利、荷兰、比利时、法国、德国、英国、西班牙、葡萄牙、 意大利、美国、墨西哥、埃塞俄比亚、津巴布韦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曾担任多个交响乐团(无锡,广西交响乐团等)及多所中学、大学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天津音乐学院)的专业招生考试等评委工作。





中国交响乐团客座首席

陆威

Guest Concertmaster of the CNSO / Lu Wei




CNSO 2025/26 Concert Season


上下滑动阅览

陆威,柏林德意志交响乐团终身首席、柏林爱乐乐团客座首席、全球华人乐团首席、欧洲华人节日乐团创始人、中国交响乐团客座首席。

陆威的音乐足迹遍及全球,成为唯一多次以独奏家身份登顶柏林爱乐大厅、维也纳金色大厅、纽约卡内基音乐厅的中国小提琴家。作为独奏家,合作过的乐团有伦敦交响乐团、德意志交响乐团、德意志广播爱乐乐团、苏格兰国家交响乐团等。目前担任柏林爱乐乐团、伦敦交响乐团、莱比锡布商大厦乐团、加拿大蒙特利尔交响乐团、班贝格交响乐团、慕尼黑爱乐乐团、慕尼黑国家歌剧院、汉堡歌剧院、纽伦堡歌剧院、中国交响乐团、上海交响乐团、广州交响乐团等众多世界一流交响乐团及歌剧院的客座首席。在室内乐艺术方面,陆威组建“长城弦乐四重奏”,在世界各地举办专场音乐会并开设大师班,成就卓越。

陆威现使用意大利名琴Joseph Rocca1843(由白鹏先生提供)。




长按二维码购票



关注我们获取最新演出资讯

中国交响乐团

公众号

中国交响乐团

“国交之友”

中国交响乐团

视频号

中国交响乐团官方网站:www.cnso.com.cn

微博: @中国交响乐团 抖音/快手: @中国交响乐团

人民日报视频客户端“视界”: @中国交响乐团

Youtube: @CNSO中国交响乐团

TOP
电话:010-6651314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新华街1号
微信
票务平台
微博
Copyright © 2023-2024 Beijing Concert Hall,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音乐厅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0201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133号